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试验机网-企业动态列表-机遇与挑战并存,第八期材料疲劳专题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机遇与挑战并存,第八期材料疲劳专题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3-11-01 17:16 来源: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_D7A8345-657855357-658555842 

10 月 29-31 日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主办,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办,华南理工大学协办,三思纵横等单位赞助的第八期材料疲劳专题学术研讨会广州翡翠希尔顿酒店会议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材料与结构疲劳前沿/趋势与挑战此次大会邀请了赵振业院士等18名国内著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做大会特邀报告。

_D7A8193-646699373-647435027 

材料与结构疲劳是指在循环应力或应变作用下,材料或结构的性能逐渐下降,最终导致破坏的现象。疲劳失效是工程结构中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尤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建筑建材、冶金矿产和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中,疲劳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img3 

 

当前,材料与结构疲劳的研究前沿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性能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随着对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研究高性能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疲劳性能变得尤为重要。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为了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准确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是关键。这包括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法、频域分析法、统计法等。疲劳裂纹扩展机制:了解疲劳裂纹的扩展机制有助于控制疲劳裂纹的生长和防止疲劳失效。当前研究主要关注疲劳裂纹的成核、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等阶段。微观结构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材料微观结构的特征对疲劳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微观结构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优化材料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环境因素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腐蚀等对材料与结构的疲劳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工程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疲劳寿命。

疲劳试验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疲劳性能,发展先进的疲劳试验技术是必要的。这包括高循环疲劳试验、低循环疲劳试验、热疲劳试验等。

2Q1A4967-655152435-656246527 

面对这些前沿和趋势,材料与结构疲劳研究面临着以下挑战:

理论体系的完善:目前,疲劳理论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疲劳现象。

跨学科研究:疲劳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材料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高效计算方法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发展高效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疲劳问题成为迫切需求。工程应用中的疲劳问题:在工程应用中,疲劳问题往往具有复杂性,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解决。疲劳防护技术的创新:为了降低疲劳失效的风险,创新疲劳防护技术是必要的。

   材料与结构疲劳研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应对新的挑战和需求。通过深入研究疲劳现象的机理、优化材料设计和加工工艺、发展先进的试验技术以及提高工程应用中的疲劳防护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材料与结构的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

微信图片_20231031165222 

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属于高性能的材料力学试验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新材料研究等领域,对材料和产品的疲劳性能进行动态测试。它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加载速度等特点,可以满足各种材料与结构疲劳测试的需求。

1 

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对材料与结构疲劳测试的性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种试验模式: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支持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多种试验模式,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疲劳测试。宽泛的试验范围:试验机可以进行从微纳米级别到宏观级别的疲劳试验,满足不同尺度材料的测试需求。高精度加载: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加载控制,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高速数据采集:试验机具备高速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实时捕捉疲劳试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为分析疲劳机理提供有力支持。丰富的试验附件: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配备多种试验附件,如高温试验箱、高温炉、视频引伸计等,可用于模拟不同环境下的疲劳测试。智能化控制系统:试验机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试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试验效率。安全防护措施: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可靠。

微信图片_20231031165251 

通过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对材料与结构疲劳进行测试,可以有效评估材料的疲劳性能和寿命,为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试验机的发展和应用也有助于推动疲劳研究领域的技术创新。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