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介电强度测试仪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电气介电强度测试仪(耐压测试仪)通过向被测设备或材料施加高于正常工作电压的高压电场,检测其绝缘性能。其核心原理如下:
高压施加:仪器通过升压模块(如调压变压器或程控电源)产生可调的高压(交流或直流),施加于被测物的绝缘部分(如绝缘体两端或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
监测漏电流:在规定时间内(如 5 秒),若绝缘性能良好,漏电流应保持在安全阈值内。若漏电流突然增大,说明绝缘可能被击穿。
击穿判断:当电压升至临界值时,绝缘材料发生击穿,电流骤增,仪器自动切断电源并记录击穿电压值。
数据计算:根据击穿电压和样品厚度,计算介电强度(单位:V/mm 或 kV/mm),公式为:介电强度 = 击穿电压 / 样品厚度。
操作注意事项
样品准备
确保样品清洁无杂质,特别是绝缘油测试时需过滤水分和固体颗粒。
使用标准电极(如平行平板电极),调整电极间距至规定值(如 2.5mm)。
仪器检查
定期校准仪器,确保电压输出精度。
检查电极表面是否光滑、无腐蚀,避免电场不均匀影响测试结果。
环境控制
测试环境温度建议为 20~25℃,湿度 40%~60%,避免温湿度剧烈变化。
远离强电磁干扰源,确保测试稳定性。
安全操作
仪器必须可靠接地,操作者需穿戴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
测试过程中禁止触碰电极或高压线路,避免触电。
升压速率需符合标准(如 2~5kV/s),过快可能导致误判。
测试流程
按标准(如 IEC 61010)设定测试电压和时间,通常为额定电压的 2 倍加 1000V。
重复测试 3~6 次,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击穿后立即切断电源,避免设备损坏。
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测试条件(电压、时间、环境参数)及结果,确保可追溯性。
测试后清洁电极和油杯,防止污染影响后续测试。
特殊注意
绝缘油测试需关注水分含量,水分过高会显著降低介电强度。
老化或受污染的样品可能提前击穿,需结合使用年限综合评估。
通过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可确保测试仪准确评估设备绝缘性能,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