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击穿强度试验设备的五项常见故障排除
电压击穿强度试验设备的五项常见故障排除
一、电压击穿点检测异常
典型现象:
重复测试时击穿电压数值波动>10%,出现阶梯状击穿而非瞬时跳变
根本原因排查:
电网波动导致测试电源纹波>0.5%(核查电源监控波形)
油浸式电极池介质油老化(介电强度<35kV/2.5mm需更换)
试样夹持力不足(接触电阻波动>20%)
解决方案:
选用三相稳压电源+LCL滤波器组合,使输入电压稳定度达到±0.1%
添加六氟化硫气体干燥装置(露点≤-60℃),每500次测试更换硅胶吸附剂
采用气动液压混合压紧系统(压力范围0-5MPa可调,精度±2%)
案例验证:
某电缆厂通过升级到DINV型稳压电源,使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击穿电压离散度从12.3%降至2.8%。
二、试样异常放电
表面爬电故障(放电通道呈树枝状)
诱因:试样表面碳化物堆积(CT扫描可见5μm级凸起)
处理流程:
① 异丙醇超声清洗40kHz/15min
② 等离子清洗(Ar/O2=4:1,500W处理5min)
③ 涂覆硅基防闪络涂层(厚度20±5μm)
内部局部放电(伴有超声波信号)
检测方法:
超声探头(40-200kHz)配合相位解析系统
控制措施:
抽真空至10Pa保持30min后充入SF6+Kr混合气体(比例7:3)
三、测试数据漂移
基线漂移(每小时偏移>3%量程)
校正步骤:
① 断开高压侧,测量本底电流应<1pA
② 清洁绝缘支柱(超纯水+氧化铈抛光膏)
③ 检查均压环间隙(推荐0.5-0.8mm)
温度敏感故障(25℃→50℃时误差>8%)
热管理改造:
在变压器油道内加装铜制蜂窝散热器
关键接点涂抹氮化硼导热膏(>8W/m·K)
四、安全联锁失效
电弧冲击防护
三级防护体系:
1级:陶瓷灭弧罩(通流能力20kA/0.1s)
2级:磁吹线圈+旋弧装置(电弧移动速度>150m/s)
3级:压力释放阀(爆破压力0.25±0.02MPa)
紧急停机异常
诊断流程:
① 测试光耦响应时间(应<0.5ms)
② 检查限位开关接触电阻(应<0.1Ω)
③ 验证机械联锁杆运动是否卡滞
五、高压源震荡失效
高频谐振(伴有10kHz以上啸叫)
优化方案:
在变压器次级并联RC吸收电路(C=2nF/10kV,R=100Ω)
加强接地网结构(网格尺寸≤0.5m×0.5m)
低频抖动(50Hz工频干扰)
改进措施:
增加双层坡莫合金磁屏蔽层
采用同轴双屏蔽电缆(内层覆盖率≥95%)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