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试验机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GB/T 9639.1-2008 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的测试方法 梯级法

GB/T 9639.1-2008 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的测试方法 梯级法

2025年04月25日 16:36 来源:济南三泉中石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GB/T 9639.1-2008 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的测试方法 梯级法


塑料薄膜和薄片在包装、医疗、工业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其抗冲击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保护性能和使用寿命。自由落镖冲击试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冲击情况,评估塑料薄膜和薄片的抗冲击能力,是确保材料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检测手段。特别是在药品包装领域,薄膜和薄片的抗冲击性能不足可能导致包装破损,进而影响药品的稳定性,甚至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因此,Sumspring 三泉中石认为,依据标准进行自由落镖冲击试验,不仅能帮助企业优化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还能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标准概述:GB/T 9639.1-2008/ISO 7765-1:1988

《GB/T 9639.1-2008 塑料薄膜和薄片 抗冲击性能 自由落镖法 梯级法》是《GB/T 9639》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7765-1: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自由落镖法 第1部分:梯级法》。本标准适用于厚度小于1mm的塑料薄膜和薄片,通过测定在给定高度自由落锤冲击下试样破损数量达50%时的能量(以冲击破损质量表示)来评估其抗冲击性能。

可使用检测仪器:三泉中石的BMC-AB 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该仪器严格遵循《GB/T 9639.1-2008》及《ISO 7765-1:1988》的要求,支持A法和B法试验。仪器配备高精度电磁释放系统和全自动测量模式,确保落体释放高度(A法0.66m,B法1.50m)精确无偏差。夹具内径精确控制在(125±2)mm,并配备符合标准的橡胶垫圈,有效防止试样滑移。

BMC-AB2.jpg


1. 三泉中石的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的适用范围与试验方法

范围:适用于厚度小于1mm的塑料薄膜和薄片。

试验方法:

A法:落锤头部直径为(38±1)mm,下落高度为(0.66±0.01)m,适用于冲击破损质量为0.05kg至2kg的材料。

B法:落锤头部直径为(50±1)mm,下落高度为(1.50±0.01)m,适用于冲击破损质量为0.3kg至2kg的材料。

梯级法:通过配重块调整落体质量,根据前一试样是否破损决定增加或减少质量,直至达到统计要求。

2. 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的试验设备要求

试样夹具:采用内径(125±2)mm的上下环形夹具,确保夹紧试样无滑移。夹具面附有厚度(3±1)mm、邵氏硬度A为50-60的橡胶垫圈,以减少温度变化对夹持效果的影响。

落锤:

- A法落锤:头部直径(38±1)mm,由低密度材料(如酚树脂)制成。

- B法落锤:头部直径(50±1)mm,由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3. 梯级法试验步骤

(1)根据材料特性或协议选择A法或B法。

(2)测量试样冲击区域平均厚度,精确到0.001mm。

(3)选择初始落体质量(接近预计冲击破损质量),用配重块调整并固定。

BMC-AB3.jpg

(4)将试样置于BMC-AB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的夹具,确保平整无折,用上夹具夹紧。

(5)通过电磁铁释放落锤,观察试样是否破损(穿透即为破损,记录为“×”;未穿透为“O”)。

(6)根据试样破损情况调整落体质量:破损则减少质量(Δm),未破损则增加质量。

(7)试验至少20个试样:

- 若破损总数(N)=10,试验完成。

- 若N<10,补充试样至N=10。

- 若N>10,补充试样至不破损总数=10。

(8)计算冲击破损质量,得出抗冲击性能结果。


济南三泉中石的检测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塑料包装材料检测领域的技术先锋,济南三泉中石依据《GB/T 9639.1-2008》要求,研发了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BMC-AB,为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测试提供可靠支持。

济南三泉中石的技术实力与行业贡献济南三泉中石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在塑料材料检测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研发的BMC-AB塑料薄膜落镖冲击试验仪不仅符合《GB/T 9639.1-2008》要求,还通过了多项国际标准的验证,广泛应用于塑料薄膜、薄片及药品包装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测试。

通过提供高精度、可靠的检测设备,济南三泉中石助力企业全面验证塑料薄膜和薄片的抗冲击性能,确保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