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试验机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牙钻切削测试仪-基本构成

牙钻切削测试仪-基本构成

2025年04月29日 16:47 来源:威夏电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牙钻切削测试仪YY 91064-1999

牙钻切削测试仪是用于评估牙科钻头性能的专业设备,以下是威夏科技关于牙钻切削测试仪的详细介绍:

一、设计原理与目的

牙钻切削测试仪依据YY 91064-1999《牙科旋转器械钢和硬质合金牙钻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研发,旨在模拟牙钻在实际牙科手术中的切削过程,通过精确控制和测量相关参数,对牙钻的切削性能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牙钻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帮助牙钻生产厂家提高产品质量,使其符合相关标准和临床要求。

二、牙钻切削测试仪主要组成部分

高精度力值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地测量牙钻在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削力,为评估牙钻的切削性能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可编程控制器:如PLC+ARM架构,负责控制整个测试过程,包括设定测试参数、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牙钻旋转、协调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以及与其他部件的协同工作等,实现测试的自动化和精确控制。

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通常具有简体中文/英文显示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参数设置。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直观地查看测试状态、输入测试参数、选择测试模式等,操作简单便捷。

传动装置:为牙钻提供稳定的旋转动力,确保牙钻在测试过程中能够以设定的转速进行切削运动,并且能够保证转速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准确模拟牙钻在实际使用中的工作状态。

机载打印机:用于实时打印测试数据和结果,包括牙钻的切削力、切削时间、转速等参数,以及测试的合格与否判断等信息,方便用户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功能特点

切削效率评估:通过测量牙钻在不同条件下的切削速度和所需时间,准确评估其切削效率,有助于优化牙钻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缩短牙科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耐用性测试:可进行长时间的连续使用测试,模拟牙钻在多次手术中的磨损情况,评估其耐磨性和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确保牙钻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减少更换频率,降低医疗成本。

切削温度监测:检测牙钻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温度,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不会对牙体组织造成过热损伤。

多种材料适配: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牙科材料,如牙釉质模拟材料、树脂、金属等,测试牙钻在不同模拟材料上的切削表现,确保牙钻在面对不同患者的牙齿状况和不同牙科材料时,都能有广泛的适用性。

智能控制与数据记录:实时采集并分析测试数据,生成标准化检测报告,提高质量控制效率。

四、技术参数

牙钻切削测试仪测试转速:一般提供3000r/min和6000r/min两种可选转速,也可通过软件进行设定,以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格牙钻的测试需求,模拟不同临床切削条件下牙钻的工作状态。

测试时间误差:精度可达±0.01s,分辨率为0.001s,能够精确记录牙钻的切削时间,为评估牙钻的切削效率和耐用性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测量范围与精度:可适应各种规格的牙钻,测量范围广泛,力值测量精度高,如部分测试仪的测量范围为0-200N,误差不大于±0.01N,能够准确测量不同尺寸和材质牙钻的切削力变化。

电源:采用AC90V-240V/50Hz的自适应宽电压电源,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电压环境,确保仪器的正常稳定运行。

五、使用方法

连接电源:确保测试仪与电源正确连接,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避免安全隐患。

选择合适的夹具和牙钻: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夹具来固定牙钻,确保牙钻在测试过程中能够稳定旋转。

启动测试仪: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启动设备。

设置切削参数:通过测试仪的控制面板或触摸屏界面,设置合适的切削参数,如转速、切削深度等,这些参数应根据具体的测试标准和要求来确定。

装夹牙钻与被切削试件:将牙钻装夹于测试仪的夹具上,确保牙钻能够稳定旋转。同时,将被切削试件置于测试台上,并调整试件的位置和水平度。

施加载荷:根据测试要求,在测试台的另一端施加相应的载荷,以模拟实际切削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启动切削测试:设置好所有参数后,启动切削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观察并记录切削数据,如切削力、切削时间、转速等。

记录数据与分析:测试完成后,及时记录切削数据,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评估牙钻的切削性能。

六、应用与意义

牙钻切削测试仪广泛适用于牙科设备制造商、质量检测机构、科研实验室及临床教学单位,为牙钻产品的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它是牙钻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设备,能够精准评估产品性能,提高生产质量,优化牙科治疗体验。

综上所述,牙钻切削测试仪是牙科领域一款重要的检测设备,对于保障牙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威夏科技提供!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