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试验机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冷热冲击箱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冷热冲击箱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025年05月22日 11:10 来源:广东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冷热冲击箱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核心工作原理

‌制冷循环机制‌

采用逆卡若循环,包含两个等温过程(冷凝器散热、蒸发器吸热)和两个绝热过程(压缩机增压、膨胀阀降压),通过制冷剂相变实现温度快速升降。

‌温度冲击实现方式‌

‌两箱式‌:通过机械提篮将样品在高温区(如+200℃)与低温区(如-70℃)间快速转移,切换时间≤10秒。

‌三箱式‌:样品静止于中间测试区,通过阀门切换高温区热风或低温区冷风完成温度冲击,避免机械移动对样品的干扰。

二、使用方法

‌设备检查‌:确保电源稳定、接地线完好,检查冷却剂液位、制冷/加热系统及风道运行状态,清除测试室内杂物。

‌环境要求‌:设备需置于通风干燥、无强振动/电磁干扰区域,实验室温度建议5°C~30°C,湿度≤85%RH。

‌样品预处理‌:样品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至温度稳定,并通过外观、尺寸及性能初检。

‌温度范围‌:根据测试标准设定高温(如85°C)和低温(如-40°C)值

‌时间配置‌:设置停留时间(通常≥1小时/阶段)、循环次数(如3次)及恢复时间,部分设备需区分两箱式(样品转移)或三箱式(气流切换)的温度切换模式。

‌样品放置‌:将样品稳固固定于测试架,与箱壁保持间距以保障气流畅通。

‌启动测试‌:预热设备至初始温度稳定。

启动程序后,两箱式通过提篮快速转移样品(如高温→低温5分钟内完成切换);三箱式通过切换热风/冷风实现温度冲击。

‌监控记录‌:通过观察窗或传感器实时记录温度变化及样品状态,避免中途开箱(高温烫伤/低温冻伤风险)。

‌样品恢复‌:测试结束后,在常温环境恢复至温度稳定后再取出,防止骤变损伤。

‌设备维护‌:关闭电源并清理测试室残留物,定期检查线路、校准温控精度,按制造商建议保养。

‌安全防护‌:操作时佩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高温/低温区域。

‌异常处理‌:遇设备报警或温控偏差立即停机排查。

‌数据管理‌:保存完整测试记录(参数、现象、结果)用于后续分析。

三、应用行业

‌电子与半导体‌:用于测试电路板(PCB)、芯片、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耐温变能力,验证端温度下是否出现脱焊、裂纹或性能衰减。

‌汽车与新能源‌:测试发动机零件(-40℃→150℃冲击)、焊接接头等金属部件的热疲劳特性。

‌航空航天‌:卫星组件、航空电子设备需模拟太空端温度环境(如-70℃→+200℃循环),验证材料分层风险与功能可靠性

工业制造‌:检测外壳涂层附着力、设备连接器在战场环境下的耐温变性能

四、典型测试案例

1.PCB耐热冲击测试‌

‌测试条件‌:高温125℃→低温-55℃循环,单次停留时间30分钟,共执行100次循环。

‌失效模式‌:镀铜孔裂纹、基材分层(不同CTE材料应力差异导致)。

‌优化方案‌:改用高Tg板材及低膨胀系数预浸料,裂纹率降低76%。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测试‌

‌场景模拟‌:电池包在1分钟内从-40℃转至85℃环境,验证端温差下的密封性。

‌结果分析‌:某型号电池隔膜经200次冲击后出现微穿孔,优化电解液配方后通过GB 31241认证。

3. ‌航空复合材料验证‌

‌测试流程‌:碳纤维部件在高温室(+200℃)与低温室(-70℃)间以≤10秒切换速度进行1000次冲击,检测分层与形变。

‌数据对比‌:冲击后抗拉强度下降≤5%视为合格,不合格部件需调整树脂固化工艺。

冷热冲击箱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