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机怎么测试剥离力方法?
使用拉力试验机测试剥离力(Peel Force)主要用于评估材料间的粘接强度,如胶带、薄膜、复合材料或医用敷料的粘接性能。以下是详细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FR-108C发瑞拉力机
1. 测试目的
测定两种材料粘接界面的 剥离强度(单位:N/mm 或 N/25mm),评估粘接剂性能、涂层附着力或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力。
2. 设备与材料准备
拉力试验机:
量程选择:根据预期剥离力选择传感器(通常0~500N)。
夹具:
上夹具:平口夹具或卷绕夹具(用于固定未粘接端)。
下夹具:平口夹具或刚性板(用于固定基材)。
试样制备:
尺寸:宽度通常为 25mm(或按标准要求),长度≥150mm。
粘接区域:确保粘接长度一致(如50mm),用辊压机排除气泡(参照ASTM D3330)。
辅助工具:裁刀(保证试样边缘平整)、标尺、角度导向器(用于T型剥离)。
3. 测试方法分类
根据材料类型和标准,常用剥离测试方法包括:
(1)180°剥离测试
适用对象:胶带、标签、薄膜等柔性材料与刚性基材的粘接。
步骤:
将试样未粘接端反向折叠180°,固定在上夹具。
基材固定在下夹具,确保剥离角度为180°(可用导向轮辅助)。
以 300mm/min 速度剥离,记录稳态力值(去除初始峰值)。
(2)T型剥离测试(ASTM D1876)
适用对象:两层柔性材料的粘接(如复合薄膜)。
步骤:
试样两端分别夹入上下夹具,呈“T”形。
以 250mm/min 速度拉伸,记录平均剥离力。
(3)90°剥离测试(ISO 8510-2)
适用对象:刚性材料与柔性材料的粘接(如金属板贴膜)。
步骤:
柔性材料端固定在上夹具,基材水平固定。
通过导向装置保持90°剥离角度,匀速剥离。
4. 关键操作步骤
装夹试样:
确保剥离方向与粘接面平行,避免偏心力。
对于柔性材料,初始剥离长度建议为25mm(预剥离)。
参数设置:
剥离速度:常用 100~300mm/min(按标准选择)。
数据采样频率:≥50Hz,以捕捉力值波动。
数据采集:
剔除Q10mm和后10mm的数据,取中间段的平均力值。
计算剥离强度:平均剥离力(N)/ 试样宽度(mm)。
5. 注意事项
边缘效应:试样边缘可能应力集中,需确保切割平整。
剥离角度:角度偏差±5°会导致结果误差,需使用导向器固定。
环境影响:温湿度可能影响粘接剂性能,建议在标准环境(23±2℃,50±5% RH)下测试。
数据波动:若力值波动大,可能是粘接不均匀,需检查试样制备工艺。
6. 典型标准参考
测试方法 适用标准 剥离速度
180°剥离 ASTM D3330, GB/T 2792 300 mm/min
T型剥离 ASTM D1876, ISO 11339 250 mm/min
90°剥离 ISO 8510-2 100 mm/min
7. 数据分析示例
胶带剥离力测试:
试样宽度:25mm
平均稳态力:15N
剥离强度 = 15N / 25mm = 0.6 N/mm
8. 常见问题解决
试样提前断裂:可能粘接过强或材料本身强度不足,需调整测试量程或检查材料。
力值不稳定:检查夹具是否打滑,或粘接面是否存在气泡/缺陷。
非标准试样:若宽度非25mm,需换算单位(如结果×25/实际宽度)。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