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试验机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动态疲劳试验机的调试有哪些步骤

动态疲劳试验机的调试有哪些步骤

2025年05月08日 10:38 来源:毅测试验设备(杭州)有限公司
  以下是关于动态疲劳试验机调试的细节描述,涵盖设备检查、参数设置、系统标定、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
  一、设备安装与基础检查
  1. 机械结构稳定性
  - 确保试验机底座水平度误差不超过0.1°,通过水平仪调整地脚螺栓,避免因倾斜导致振动偏移或载荷不均。
  - 检查作动器、夹具、负载传感器的连接紧固性,螺纹连接需使用扭矩扳手按规定力值拧紧,防止松动引发振动噪声或测量误差。
  - 清理工作台面,移除杂物或多余工具,避免干扰设备运行或引发安全隐患。
  2. 液压/气动系统检查
  - 确认液压油箱液位处于标定范围(通常为油箱容积的2/3),油温传感器正常工作,油温应控制在20-45℃。
  - 检查管路接口无渗漏,高压软管需定期更换(建议每2年更换一次),防止老化破裂导致压力损失。
  - 启动油泵前,手动盘车检查电机与泵轴的同轴度,避免卡滞或异响。
  二、参数设置与系统标定
  1. 载荷与频率设定
  - 根据测试标准(如ASTM E466、GB/T 30758)输入载荷幅值、均值及循环频率(典型范围:0.1-200 Hz)。
  - 正弦波、三角波或随机波形的选择需匹配实际工况,例如汽车零部件测试常用随机波形以模拟复杂路况。
  - 设置疲劳极限次数(如10^6~10^7次),并启用自动停机保护功能,防止过载损坏试样或设备。
  2. 传感器校准与零点调节
  - 使用标准砝码或校准器对载荷传感器进行标定,误差需控制在±1%以内。
  - 位移传感器需通过千分表对比校准,确保作动器行程与显示值一致。
  - 空载状态下执行“零点校准”,消除夹具自重或预紧力对测量的影响。
  3. 控制回路优化
  - PID参数调节:比例增益(P)过大易导致振荡,积分时间(I)过长会降低响应速度,微分(D)用于抑制高频噪声。建议通过阶跃响应试验逐步优化参数。
  - 启用限位保护开关,设置作动器位移上限(通常为±5 mm内),避免撞击夹具或传感器。
  三、动态调试与验证
  1. 空载试运行
  - 以低频率(如0.5 Hz)和小幅载荷(10%额定值)运行10分钟,观察作动器运动是否平滑,电机、泵站有无异常噪音。
  - 检查冷却系统(风冷或水冷)是否正常工作,液压站回油滤网压差报警值需低于设定阈值(通常≤0.5 bar)。
  2. 标准试样测试
  - 选择与待测材料相同的标准试样(如圆棒或平板试样),装夹时需对中,偏差不超过0.1 mm。
  - 施加预载荷(如10 N)消除间隙,记录初始位移值,逐步加载至设定幅值。
  - 监测实时数据:载荷-位移曲线应呈闭合环状,若出现突变或滞后,需检查传感器或夹具状态。
  3. 疲劳寿命验证
  - 选取3组相同试样进行对比试验,统计断裂循环次数,极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5%,否则需排查设备稳定性或试样一致性。
  - 断口分析:合格试样断口应呈现典型的疲劳辉纹,若出现脆性断裂或边缘缺陷,可能由装夹不当或应力集中导致。
  四、常见故障与处理
  1. 载荷波动过大
  - 原因:液压系统混入空气、伺服阀堵塞或传感器受干扰。
  - 处理:启动液压站排气程序,清洗伺服阀滤网,检查屏蔽线缆接地情况。
  2. 作动器位移偏移
  - 原因:导轨润滑不足、滚珠丝杠磨损或编码器故障。
  - 处理:补充高温润滑脂(如Mobilgrease XHP 222),更换磨损部件,重新标定编码器零点。
  3. 数据采样异常
  - 原因:采集卡驱动丢失、信号线接触不良或软件参数设置错误。
  - 处理:重装驱动程序,检查USB/GPIB接口连接,确认采样频率与试验机频率匹配(建议采样率≥10倍最高频率)。
  五、安全操作规范
  1. 紧急停机
  - 控制面板需配备红色急停按钮,遇到试样断裂飞溅、设备异响或火灾隐患时立即按下,切断动力源。
  2. 防护装置
  - 高速试验(频率>10 Hz)需安装透明防护罩,防止试样碎片伤人;高温试验(>200℃)需配备隔热手套和护目镜。
  3. 定期维护
  - 每日试验后清理夹具残留物,每月检查液压油清洁度(颗粒度NAS 8级以内),每年校准全部传感器并更换老化密封件。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