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试验机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GB12656电容器纸工频击穿电压测定仪技术规范和操作要点

GB12656电容器纸工频击穿电压测定仪技术规范和操作要点

2025年05月13日 14:17 来源: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GB12656电容器纸工频击穿电压测定仪技术规范和操作要点如下:

一、设备核心参数

电气性能

输出电压范围:

工频交流0-100kV(误差≤1%)

直流0-100kV(全波型)

升压速率:0.1-10kV/s(可自定义梯度)

机械配置

电极系统:

黄铜材质,上/下电极直径25mm±0.2mm,边缘倒圆半径2.5mm

电极间距可精确调节,确保电场均匀性

耐压容器:支持空气或绝缘油介质试验(油温控制25±5℃)

控制系统

西门子PLC控制,具备实时动态曲线显示功能

过流保护响应时间≤0.05s,漏电流阈值1-100mA可调

二、试验流程

试样预处理

GB450标准取样,厚度需均匀(典型厚度0.08-0.17mm)

105±5℃烘箱干燥处理1小时,消除水分影响

环境条件

实验室温度23±2℃,湿度≤65%

试验模式选择

击穿测试‌:连续升压至击穿,记录击穿电压值

耐压测试‌:保持设定电压(如20kV)至预设时间(最长6小时)

操作步骤

将试样平整置于电极间,浸油测试需浸没试样

启动升压程序,监控电压曲线直至击穿或试验终止

三、数据记录与判定

输出结果

自动生成击穿电压(kV)、电气强度(kV/mm)及耐压时间

Excel导出原始数据,含升压速率、击穿点形态等详细信息

有效性验证

每组试样至少测试5个有效数据,剔除异常值后取平均值

平行试验偏差超过15%需重新测试

四、安全规范

电气安全‌:设备接地电阻≤4Ω,测试舱配备防辐射屏蔽门

操作防护‌:异常情况下立即使用急停按钮切断电源

五、适用标准扩展

兼容GB/T12656-1990、ASTM D149及IEC 243-10988等标准支持电容器纸、塑料薄膜、云母、陶瓷等固体绝缘材料测试

通过上述规范可确保电容器纸工频击穿电压测试的准确性与安全性,适用于电力设备制造、质检机构及科研领域。

14(1).png


GB12656电容器纸工频击穿电压测定仪工频击穿电压定义与重要性

一、定义

基本概念

工频击穿电压指在工频(50Hz或60Hz)交流电场下,气体或绝缘材料因电场强度超过临界值而发生击穿的低电压。

击穿时,材料失去绝缘性能,转变为导体,可通过公式 击穿电场强度(kV/mm)= 击穿电压(kV) / 材料厚度(mm)‌ 量化评估。

与直流/冲击击穿电压的区别

工频击穿电压通常低于直流击穿电压,因交流电场的周期性极化加速电离过程;

相比冲击击穿电压(瞬时高能放电),工频击穿表现为持续放电,对设备绝缘老化影响更显著。

二、重要性

设备安全与可靠性

工频击穿电压是评估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电缆)绝缘性能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设备运行安全及寿命;击穿电压不足可能导致电弧、短路等故障,引发火灾或设备损毁。

材料研发与质量管控

测定工频击穿电压可为绝缘材料(如电缆纸、塑料薄膜)的研发提供关键数据,优化材料介电强度;

工业质检中,该指标用于筛选合格材料,确保生产一致性。

标准与规范应用

国际标准(如GB/T3333、ASTM D149)将击穿电压测试纳入强制要求,保障跨行业产品质量互认;

实验室需通过精准测量验证材料是否符合电网、军工等领域的电气安全标准。

三、影响因素示例

因素

影响机理

应对措施

材料厚度

厚度减小导致电场强度增加,击穿风险升高

优化材料结构设计

环境湿度

水分降低绝缘材料电阻率,加速击穿过程

试样预处理(如烘干)

电场均匀性

电极形状缺陷引发局部放电,降低击穿电压

采用标准电极并定期校准

综上,工频击穿电压的精准测定及优化是电力系统安全、材料技术进步的核心环节。

51.png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